如果你痛恨現在的生活,請花 5 分鐘讀這篇文章
還記得去年 7 月,我在吉隆坡邊旅遊邊工作的時候,跟一位中學朋友約出去喝酒聊天。
因為他平時有在關注我的 FB,對我的工作十分好奇,所以當時就跟他聊了很多關於網路行銷、個人品牌、一人公司,還有 lifestyle design 相關的話題。
由於他平時都接觸上班文化比較多,工作上也沒什麼熱情可言,所以這一聊就讓他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直接跟我深聊到半夜 2 點多,也向我傾訴了他在工作上的各種掙扎。
我聽完他的傾訴之後,就一直在思考 2 個問題:
- 為什麼一份工作讓一個人痛苦不已,他們卻還是選擇妥協,勤勤懇懇地去上班打卡?
-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而且到處都是商機,也有很多教學可以讓他們學會在幾年內建立起一個自己熱愛的網路事業,為什麼他們就是看不到?
思來想去就有了寫這篇文的想法,而且這篇文也是我寫過最難寫,內容也最長的貼文吧。
從一開始的「如何找到你的人生方向」到「如何透過建立起一個以你的熱情為導向的一人事業」,都會跟你分享我自己,還有身邊很成功的創作者朋友用過且有效的方法。
廢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開始。
内容目录
▋第一步:透過引導式提問找到你的人生方向
我很欣賞的一位國外頂尖創作者 – Dan Koe 有段話說的很好:
清晰的方向(clarity),是行動和分心之間的分水嶺。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完成某件事,你就很容易被各種干擾拉走注意力。這就是為什麼寫下計劃、安排一天的行程、設定目標這些簡單的習慣,能讓你領先 99% 的人。
即使你沒完全按照計劃執行,你也已經在潛意識裡種下了「自我覺察」的種子。這些事情會留在你的腦海中,讓你更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因為你的大腦缺乏一個清晰的生活願景(life vision),自然的你也就沒有一個可以讓自己努力的方向。
這就會像一艘失去舵的船一樣,在大海上隨波逐流,最後你的生活會很容易被各種自己完全不 care 的事情給填滿,最後就演變成了自己此時此刻迷惘又痛苦的困境。
所以,你的第一步就是要下設計出一個你渴望達成的生活願景。這邊你會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然後再透過以下的提問去引導自己做深度思考:
- 假設你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你會怎麼去安排你一天的行程?
- 你理想中的居住環境是什麼樣的?是在大城市裡面嗎?還是希望能親近大自然?又或是你想邊旅行邊工作?
- 你想組建家庭嗎?你希望自己的理想伴侶具備哪些條件?在跟他/她組建家庭之後,你理想中和家人相處的一天會是怎麼樣的呢?
- 如果你可以做任何工作,你最想做什麼?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你很快樂又滿足,甚至你已經把它視為你的「人生使命」,而不單單只是工作?
- 你會希望實現什麼樣的「外在美」?比方說,我最希望自己能達到精壯的體態,還有看起來很陽光健康的小麦色皮膚。
- 你會希望實現什麼樣的「內在美」?比方說,我的目標就是希望自己能實現像古希臘哲學家那般善良、公正又堅毅的品格,還有富有智慧的思維模式。
這個練習會需要你花至少 30 分鐘到 1 小時的時間(我自己就花了 1 個多小時)。
記得這是你的人生,請把時間留給自己,為自己好好的思考一次。
如果你連這個都嫌麻煩懶得做…那就別抱怨自己為什麼會一直找不到人生方向了 ¯\(ツ)/¯
▋第二步:學會「質問」自己所設下的願景跟目標
你在做前面的練習時,要時時刻刻地審問自己:
- 這個真的是我打從心裡想要的嗎?
- 為什麼我會想要這個東西?
- 它對我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如果達不到會造成什麼嚴重後果嗎?
這是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在設定目標的時候,通常會被社會灌輸給自己的信念所影響,導致自己設下了一個個自己內心深處壓根不 care 的目標。
我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6 年前我 19 歲剛接觸到網路創業的時候,我以為成功就是:
⇒ 擁有一台酷炫的超跑
(後來我才發覺,別說超跑,自己對一般汽車都不懂,也不想懂,當時會想要一輛超跑單純因為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真的是很愚蠢的想法。)
⇒ 成為優秀的領導,組建一支強大的夢幻團隊
(如果我一個人就能賺到 100 萬美金,而且也確實有前輩驗證了一個人能做到,那我為什麼要盲目地去擴張團隊,為自己添加更多不必要的成本 & 麻煩?)
⇒ 一棟豪宅
(相比汽車,我對房子的要求會比較高一點,但我想要的也只是靠近大海的海灘小屋,而不是一棟繁華城市中的豪宅。)
適當的挑戰和檢視自己的信念,你才能確保生活的方向是由真理、成長和有意識的選擇所引導,而不是盲目地被社會期望或錯誤假設所擺布。
▋第三步:設計一個讓你感到極度反感的「反派」角色
Dan Koe 很常在他的内容中提到「反向願景」(anti-vision)這個概念。
顧名思義,它就是你前面設下的願景跟目標的反面,比方說:
- 會讓你心情糟糕一整天的行程大概是長怎樣的?
- 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會讓你感到超級壓力或煩躁?
- 什麼樣的居住環境會讓你抓狂,一秒鐘都不想待在那個地方?
- 你不想碰的工作有哪些,即使再高薪你也不會去做?
- 你不想要自己的外觀變成什麼樣子?因為肥胖而行動不便?懶散?
…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所有你絕對不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你可以從自己現在還有過往的經歷,把所有讓你不安或壓力大的東西通通列出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比起「追求快樂」,我們人們會更容易被「遠離痛苦」所驅動。
所以這個「反向願景」的練習如果有做好,你的心中所浮現出來的各種負面情緒會逼迫你一定要做出改變。否則的話,你討厭的所有東西會在不久後變成現實。
▋第四步:找到你的人生導師
到這一步,我相信你已經大概摸清自己的人生方向了。
但你接下來一定還有一個很大的疑慮:❝現在目標是比較清晰了,但我想實現的目標真的都能做到嗎?❞
排除這個限制性思維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到網上去找找看有沒有前輩已經做到了你渴望達到的成果。
當你看到真的有人已經過上你理想中的生活時,你也會比較有信心。如果認真去找方法並認真執行,達到你理想中的生活就只是時間問題。
我也認為,成功是有跡可循的(Success leaves clues)。
成功最快的捷徑就是直接找值得信任,且有做到自己想要的成績的導師/前輩,去向他們虛心學習,像是觀看他們的影片、聽他們的 podcast 訪談,甚至購買他們的課程,讓自己完全沈浸在他們的思維模式當中。
這邊我也順便跟你分享我目前最常關注的 10 位創作者(aka 我的人生導師):
【一人公司】如果我想學如何設計一個以自己理想生活為導向的網路事業,我的首選 5 位創作者有:
- Dan Koe 近期最愛
- Justin Welsh
- Matt Gray
- Tom Noske
- Luke Belmar
【自我察覺/深度思考】如果我想學會如何深入了解自己,並活出自己理想中幸福又圓滿的人生,我的首選 5 位創作者有:
- Accepting The Universe 近期最愛
- Ryan Holiday
- Profound Pondering
- Dry Creek Wrangler School
- Terry Cole Whittaker
我也很推薦你去多看看歐美創作者的內容,你真的會挖到很多中文圈相當匱乏的寶藏資訊。
▋第五步:別把自己的成功寄託在別人身上,學會創建你自己的網路事業
如果你現在是在一個公司上班,還是說你跟我一樣是一位 freelancer,其實做到一定程度以後,都會做到很累。
我所謂的這個「累」,不只是因為收入很快就會碰到天花板,更多的是因為你這些年都把時間精力去幫別人建造屬於他們的東西。
更具體一點來講:
- 如果你是幫別人打工的,你平時都在幫你的老闆賺錢,實現他的願景跟目標。即便公司有賺錢,通常都沒你什麼事,更何況你還得承受分分鐘被裁掉的風險。
- 如果你是 freelance 跟客戶接案,你一樣是在幫客戶處理他們不想做的工作,實現他們的願景跟目標。而且有時候會比打工更慘,因為你起初自由接案就是為了自由,沒想到自己現在卻深陷在一個需要同時面對好幾個,甚至幾十個「老闆」的「朝五晚十」的爆肝工作。
這過程中,因為你都是在為了別人的事業奮鬥,你可能會有成就感,但就是少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而且每一天被老闆或客戶催進度、參與各種各樣的會議,這些真的會一點點地地磨掉你對工作的耐心跟熱情啊…
重點是,你幫他們做那麼多東西,當你決定離開之後,除了能力跟經驗,就問你還有什麼東西是你能帶走的?答案是沒有,一旦你離開了就得從頭開始。
記得我很喜歡的一位創作者 Justin Welsh(也是國外一人公司的代表人物)就曾說過一句話:
把你的成功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是對你未來最大的威脅。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真心想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跟收入有 100% 的掌控權,創業就成了你唯一的選擇。
現在的科技也讓創業這件事變得比以往簡單許多,很多創業項目甚至一個人 & 零成本就能開始,但一旦做起來,績效分分鐘屌虐一堆傳統的實體行業。
btw,剛起步的時候,我還是會建議你先從 freelance 開始做起,因為這會是你變現賺錢 & 建立人脈最快的方式。
但如果你想進一步擴大你的收入潛力,同時間贏回自己更多的時間的話,你一定會需要轉型成為一個可以做一對多產品銷售,或是可以跟客戶談產品分潤的一人公司(solopreneur),沒得商量!
▋第六步:用紀錄代替創造的方式去建立你的個人品牌(這個時代最好的槓桿)
在網路上變現賺錢其實就只需要 3 樣東西:
(1)Offer – 你能為市場提供什麼價值?(你的產品或服務)
(2)Traffic – 有多少人知道你的價值?(你的流量來源)
(3)Conversion – 你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足夠有說服力,讓市場買單?(行銷包裝與銷售轉換)
而獲取流量的方式,只有 2 種:
- 免費流量:可以透過建立你的個人品牌去獲得。
- 付費流量:用錢買就有了,但會需要一定的行銷基礎,否則你等於在把錢丟大海。
如果你問我哪個比較好,我會說: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當然,如果你是剛起步的新手,又或是說你的資金有限/還不想花錢,那先從免費流量開始做起也可以。
要想透過建立個人品牌去獲得關注,最快的方式會是選擇適合你自己的創作方式,然後專注在一個平台上,公開紀錄你的成長歷程,包含你所有的低谷與高峰。
比方說,我自己本身就比較習慣寫文字,所以 FB 就是我主要發文的平台,同時間也會把相同的貼文複製貼到 Threads 還有 IG。
只要你願意給自己足夠長的時間(至少 1 年),這除了能吸引來一群跟你有一樣價值觀的觀眾,他們之後也會成為你的個人品牌最大的支持者。
另外,先建立你的個人品牌也有一個好處:
當你之後開始砸錢投廣告,有一部分的觀眾會習慣先去搜尋你的社群帳號哦。這時候如果你的個人品牌做得好,可以更容易贏得他們的信任,間接提高轉換率。
▋結言
人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以上也只是我的經驗分享。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哪怕對你有一點啟發,那我當時花 3 天寫這篇文就值了~
最後的最後也來雞湯一下:真的不要害怕失敗,你真正該害怕的是明年的今天還停留在同一個地方。
── 𝒁𝒂𝒄 𝑷𝒉𝒖𝒂..✍🏻 ツ
p.s.
不開玩笑,這篇文真的是我目前寫過最難寫的 😨
因為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需要做大量的反思,最後再一個個把我腦中的混亂的思緒整理成一個比較有邏輯性的文章。
所以如果內容對你有所啟發,可以收藏起來,之後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