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單靠寫作,做到一個月超過 100 萬流量
這是我的 FB、Threads,還有 IG 在最近 30 天的流量。
以下是我的一些觀察:
内容目录
▋FB – 近 46 萬自然觸及
有趣的是,我在 3 年前開始在網路上寫作的時候,認為 FB 的自然觸及已經「屎」掉了 😂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我起初經營 FB 的時候,都沒什麼人看,從 0 到 2000 追蹤,花了我差不多 2 年時間。而且當時是有 Jemmy Ko 大哥在一則貼文中提及到我,我才有機會破千。
去年 8 月,我開始內化 Jemmy Ko、周加恩、多米,還有朱騏前輩的寫作神功,終於 get 到「寫爆文」的訣竅,產出了好多篇破千讚 & 破百分享的爆文。
話雖如此,我還是不得不承認,FB 平時的自然觸及超爛,但它要給你流量的時候,真的沒在跟你客氣的。
比方說,我過去爆紅的貼文,都是千字以上的長文。但最近開始有多篇短文莫名戳中 FB 的 G 點,發佈幾天後,突然被推送給很多陌生受眾,其中有兩篇就破 10 萬點閱 🤯
▋Threads – 超過 14 萬自然觸及
我是在去年 3 月開始經營 Threads。
當時我沒多想,直接把 FB 發過的文章原封不動搬過去,結果不到一個月就漲了 1000+ 追蹤者,相信應該是有搭上 Threads 的流量紅利吧。
目前 Threads 也穩定成長中,流量雖然不像 FB 那麼猛,但作為純文字的社群平台,還是很值得作為我的「後備發文主場」去經營。
▋IG – 超過 50 萬自然觸及
至於 IG 嘛,大家都知道這平台比較青睞短影片,但我還是想試試看圖文創作能不能做起來。
在停更了一年之後,我從今年年初開始,把自己寫過的文章轉成圖片再丟上去。
剛看了一下後台數據,最近 30 天有 6 篇貼文破萬點閱,其中一則爆紅,突破了 35 萬點閱。
綜合來看,所有貼文的流量裡,有高達 86% 來自陌生受眾。
我不太確定年初粉絲數是多少,但印象中大概只有 1000 人左右。現在單靠圖文內容,已經累積到快 8,500 粉絲。
這也讓我更篤定需要繼續經營 IG。但說到底,其實也就是把文章變成圖片發上去,也沒多難。
▋流量 ≠ 客戶
把我過去 30 天在 3 個平台的流量加起來,超過 100 萬,而且重點是,我是單靠寫作。
大部分新手看到這樣的數據,多半就會直接原地高潮了。
但我想再三強調一個超級無敵重要的觀念:流量不等於客戶!
真正懂行銷的人,都知道流量這東西,來了又走,你也無法控制演算法去觸及到更多人。
除非你做自媒體只是做開心,那你大可不必煩惱這麼多。
但如果你的目標跟我一樣,是透過自媒體建立穩定的收入管道,讓自己奪回人生的掌控權,那你就必須思考:
- 你有沒有「接住」平台給你的這些流量?
- 你能不能把他們變成你的有效名單?
- 你有沒有一套機制,能夠培養潛在客戶的信任,最終讓他們買單?
對我來說,「email 名單」才是你 100% 擁有的資產,而「有效客戶名單的數量」才是真正能代表你活躍粉絲基數的關鍵指標。
「流量不等於客戶」這句話,真的要把它深深烙印在你的腦袋中。
▋最可靠的變現方式,是擁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靠廠商業配或粉絲抖內
我的個人品牌是在去年年末才開始比較有起色,如果把我這段時間所有平台得到的流量加起來,我相信應該有將近 1000 萬的點閱,甚至超過也說不定。
但有趣的是,我的業配、廣告,還有粉絲抖內(捐赠)收入是零、zero、$0,主要也是我不靠這些賺錢。(欸等等,fb 是有給我一些廣告分潤當伙食費啦 😂)
因為我很清楚,這些方式都太「被動」了,收入來源超級不穩定,我很不喜歡。
我想要的是 100% 掌控自己的收入,而這當中的關鍵,就是擁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
但我也很誠實跟你講,對我而言:學會製作一個能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產品,並為此設計一個適合的銷售流程,將會是你在網路創業這條路上,會遇到最難的兩大任務!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看到一堆所謂的「網紅」,只能靠廣告分潤、廠商業配、聯盟行銷、甚至觀眾抖內來勉強過活,就是因為:
- 他們對打造一個好產品完全沒概念;
- 產品做出來了,卻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去推廣。
不過,我深信一旦你懂得:
- 製作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 能夠吸引對這個產品感興趣的人
- 讓這些人真正「在乎」並願意買單
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定感。因為你很清楚,你已經掌握了網路行銷的底層邏輯,你擁有了長期變現的核心能力。
你知道這輩子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但至少能比 90% 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 𝒁𝒂𝒄 𝑷𝒉𝒖𝒂..✍🏻 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