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個讓我成功「逆齡」的秘訣,第 6 個最關鍵!!

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三大關鍵支柱:飲食、運動,還有生活作息。

而這三者其實是緊密相連、互相影響的。

所以,我會分成 3 個章節,跟你分享我的 7 個「逆齡秘訣」。

第一章:飲食習慣

  • 1)168 間歇性斷食
  • 2)維持天然飲食
  • 3)每天補充足夠水分

第二章:訓練安排

  • 4)3 天重訓 + 2 天有氧
  • 5)專注把複合動作練強

第三章:生活作息

  • 6)提升睡眠品質
  • 7)學會管理你的情緒

⚠️ 這篇文章很長,但都是我的真實經驗分享,建議收藏之後再閱讀。

▋第一章:飲食習慣 🍽️

— ✦ 1)168 間歇性斷食 ✦ —

我大概是在 6 年前,19 歲時開始自學系統健身,當時也養成了 168 間歇性斷食的習慣。

168 間歇性斷食,意思就是:一天 24 小時裡,只有 8 小時可以進食,剩下的 16 小時是斷食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身體的胰島素濃度會下降,也可能開始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

不過我得特別提醒 👉🏻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間歇性斷食!

特別是有低血糖、血壓不穩、營養不良,或其他健康狀況的人,都不建議嘗試,不然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副作用哦!

但如果你身體狀況基本正常、沒有明顯問題,我還是會建議你可以先小試一段時間。

如果發現一直無法適應,甚至出現胃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那就別硬撐,改回一般「少量多餐」的飲食習慣就好。

— ✦ 2)維持天然飲食 ✦ —

我生在馬來西亞這個美食大國,老實說,雖然我平常已經養成了 168 間歇性斷食,但在餐點的選擇上,要做到 100% 自律真的太難了 😅

馬來西亞的食物幾乎都是重口味、個個都是熱量炸彈。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的肥胖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不過,因為我現在是一個人住,所以飲食方面算是比較容易控制。只是偶爾週末會參加朋友的飯局,或者回老家探望奶奶時,會和家人一起用餐。

目前我的飲食原則是盡量維持 「全天然飲食」 的方向,也就是多吃高蛋白、低碳水、低脂肪的 whole foods。

btw 我一般會確保自己一週至少有 4 天吃得健康,嚴格控制在自己的熱量範圍內,剩下幾天就比較隨性,不會太逼自己。

因為說真的,身在這個美食天堂,要完全自律真的太難了,到處都是好吃又誘人的美食 😂

— ✦ 3)每天補充足夠水分 ✦ —

我們人體大約有 60% 是由水分組成的。

所以補充足夠的水有多重要,我相信你多少也知道。

如果還不太清楚,可以自己去 Google,網上有很多權威報告在講喝水的重要性與好處。

我自己的習慣是:

  • 一早起床就先喝一大杯溫開水,大概 700ml~1 公升。
  • 然後不論是出門工作還是在家,都會帶著一個 2 公升的大水瓶。

通常一天下來,大約會喝 3~4 公升的水。

這個是從小被我媽「罵」出來的😂,現在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妥協的一大習慣。

▋第二章:訓練安排 🏋️

— ✦ 4)3 天重訓 + 2 天有氧 ✦ —

我理想中的體態,其實不是健美選手那種誇張的大塊頭,而是像電影明星那樣精瘦結實、線條分明的 lean-fit 體型。

就像 Zac Efron 在《Baywatch》 裡的樣子:肌肉比例完美、體脂低、線條乾淨,同時又能保持高水準的體能和功能性。

(對,你沒猜錯,我之所以取英文名叫 Zac,就是因為當年看《Baywatch》的 Zac Efron 實在太帥了,直接被圈粉 🤩)

anyway,我現在的訓練計劃是,3 天力量訓練 + 2 天 Hyrox / Crossfit 功能性訓練(也算有氧),明年也有計畫報名參加 Hyrox 比賽

— ✦ 5)專注把符合動作練強 ✦ —

延伸上一點,在我每週那 3 天的重量訓練中,主要會特別注重複合動作(compound movements) 的訓練。

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要節省時間、又長期維持好身材的關鍵,不在於你訓練裡塞了多少花俏的孤立動作(isolated movements),而在於你是否能持續把複合動作練強、練穩。

我最重視的 6 大複合動作是:

  • 深蹲(Squat)
  • 硬拉(Deadlift)
  • 負重引體向上(Weighted Pullups)
  • 負重雙槓臂屈伸(Weighted Dips)
  • 槓鈴臥推(Bench Press)
  • 槓鈴臀推(Barbell Hip Thrust)

你只要專注把這幾個動作練強,你的體態一定會跟著進步。

如果你想連體能(stamina)也一併提升,那就得搭配有氧訓練。

btw 我個人真的覺得跑步太無聊了 😂

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改練 Hyrox / Crossfit 功能性訓練。有夥伴互相鼓勵、教練在旁激勵我挑戰體能極限,我自己在訓練時會比較有動力~

▋第三章:生活作息 😴

— ✦ 6)提升睡眠品質 ✦ —

我的 Whoop(下方截圖的 app) 的報告顯示,讓我能維持「逆齡狀態」的最大關鍵因素,是我的睡眠品質。

確實,我也是很早就意識到,一個人如果一直睡不好,100% 會對生活的各方面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比方說:

  • 人一旦長期睡眠不足,他們的反應時間、決策能力、肢體動作,還有協調能力都會下降,大幅提高發生意外的風險。
  • 長期睡眠不足的人通常也會比較易怒和焦慮,間接導致人際關係變差。
  • 另外,也有多項研究指出,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其他生理系統也會被干擾,導致體重增加、免疫力下降,以及其他健康問題。
  • 這種狀態下,別說長肌肉了,連日常工作都會被拖垮。這時候如果還硬撐著做高強度訓練,甚至可能會猝死哦…

所以,如果你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只想帶走我一個最重要的建議,會是:

👉🏻 先專注提升你的睡眠品質。

該怎麼做呢?

就我的經驗,你可以培養這幾個習慣:

  • 盡可能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
  • 睡前 3 小時不進食、不吃宵夜。
  • 保持房間黑暗、涼爽,溫度控制在 18~21 度,你會比較容易進入深度睡眠。
  • 每晚確保至少 7 小時睡眠,而且把這點培養成你「不可妥協」的習慣。

當然,我知道這對有小孩的朋友來說,要保持充足睡眠確實比較困難。

但如果你願意開始慢慢改善,隨著睡眠品質提升,你會發現,整個人的精神、體能、工作表現、情緒都會跟著變好哦~

— ✦ 7)學會管理你的情緒 ✦ —

網上已經有很多研究和權威報告指出,雖然現代人的生活條件比幾十年前的祖先好上太多,但奇怪的是,現代人的抑鬱症發病率卻不斷創新高。

造成這種現象的三大主因有:

  • 在現代社會,「休息」常被視為懶惰,稍微放鬆一下,都會莫名讓人有種罪惡感。長時間工作、休息不足、職業倦怠,漸漸成為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寫照。
  • 為了跟上時代,每個人都得不斷學習和適應。特別是在現在快速發展的 AI 時代,這種持續的壓力、焦慮感,還有不確定性,很容易讓人身心疲憊。
  • 常常拿自己的「日常生活」去跟別人在社群上展示的「精彩瞬間」比較。久而久之,就很容易陷入挫敗感和自卑感之中。

生活水平的提升,確實讓我們解決了生存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心理和社會壓力。

這也是為什麼,抑鬱症與焦慮症漸漸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通病」。

管理情緒的方法蠻多的,我主要靠以下 3 個日常習慣:

  • 少滑手機,少用社群媒體。我現在幾乎只把社群平台當作工作工具使用,會提醒自己不要無意識地滑內容、羨慕別人的生活。
  • 多運動,讓身體動起來。運動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這是我每天快樂的泉源之一。
  • 每天晚上睡前留一段靜下來閱讀和寫日記的時間。

特別是第三點,它對我來說也像是一種刻意慢下來的冥想。

當世界都在追求效率、爭分奪秒時,它能讓我把心態放得更像一位「旁觀者」,不焦慮、不急躁、不跟風、不 FOMO,也不被短期利益或技巧牽著走。

我當下要做的,是先站在旁邊靜靜觀察,拆解其中的規律、看清楚整個大局,只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等時機一到,就果斷出擊。

▋結言

雖然我平常主要寫的是商業和行銷相關的內容,但跟我很熟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做生意這件事上其實算蠻「佛系」的,沒什麼爭強好勝的慾望 😅

不過,一到運動和體能這塊就完全不一樣了。

只要看到有朋友體脂比我低、練得比我壯、跑得比我快、跳得比我高、協調性比我好,而且還比我有錢的話…

哇靠!我會覺得自己好爛 😭😭😭

那股競爭狼性瞬間就被點燃了 😂

但說真的,現實裡同時有錢+身材好+平易近人好相處(換句話說就是內在和外在狀態都維持很好)的人,我身邊真的沒幾個。

大多數人都是純有錢而已,但他們的身材跟精神狀態,完全不會是我想成為的樣子 😅

而且老實說,我當初會選擇創業,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

👉🏻 我一直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希望能有更多自由時間去運動、調整作息、照顧自己的體態和能量狀態。

anyway,最近聽到一句話讓我很有感:

當你健康的時候,你可以有 100 個目標;但當你失去健康時,你只剩下 1 個 – 把健康找回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提醒你在忙碌的生活裡,也願意多花一點時間照顧自己。

不只是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你身邊那些在乎你的人。因為當你病倒的時候,那些在乎你的人其實也會受到影響的。

── 𝒁𝒂𝒄 𝑷𝒉𝒖𝒂..✍🏻 ツ゚ #studentoflife

喜歡這篇文章嗎?可以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你可能會喜歡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