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不靠運氣致富(7 個來自矽谷傳奇投資人 Naval 的啟發)
前陣子,我的社群瘋狂被《納瓦爾寶典》這本書刷屏。
這本書的作者是 Eric Jorgenson,他整理了矽谷傳奇天使投資人 Naval Ravikant 的思想精華。書中內容涵蓋了 Naval 對於創造財富、思考方式、人生選擇、快樂的本質,以及他一路以來堅持的人生哲學。
但這篇文章不是要介紹這本書。
而是想帶你回到這本書的「源頭」之一,也就是 Naval 幾年前錄製的一支 podcast,標題就叫做【How to Get Rich】(如何致富)。
這 podcast 長達三個半小時,全程幾乎都是乾貨,至今在 YouTube 上累積了近千萬觀看。
我花了幾天時間才聽完,也整理出 7 個讓我深有共鳴的重點,分享給你。
- 4 種不同的運氣
- 保持真誠,是你能擁有的最強商業策略
- 媒體與程式,是現代最強的財富槓桿
- 同時具備「打造產品」與「銷售」能力的人,這輩子不會窮
- 逃離競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勇敢做自己」
- 你的「獨特知識」,是你最無可替代的核心資產
- 快樂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可以練習的技能
内容目录
▋1)4 種不同的運氣
Naval 在 podcast 裡提到了「4 種不同的運氣」(Four Kinds of Luck),並主張成功並非完全靠偶然,你可以主動創造自己的運氣。
這 4 種不同的運氣分別是:
- 盲目運氣(Blind Luck):這是最典型,也是一般人認定的運氣 / 巧合,完全沒辦法預測,也無法控制。
- 行動帶來的運氣(Luck from Action):透過大量持續行動、不斷嘗試,去提升自己遇見好機會的概率。
- 認知差帶來的運氣(Luck from Preparation):透過不斷累積知識與經驗,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當好機會出現時,成為第一位最早看見,並把握住它的人。
- 獨特性帶來的運氣(Luck from Uniqueness):透透過建立個人獨特技能、品牌、聲譽,讓運氣主動找上你。這是 Naval 認為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一種運氣。
話說,回顧這幾年的創業歷程,我常覺得自己還蠻「幸運」的,總是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做正確的事。
有時候我心中的「冒牌貨」一面也會自我懷疑,覺得說我得到的這些成績,會不會就像別人口中說的那樣:只是運氣好、剛好碰上好機會而已?
直到我聽到 Naval 提到的這個觀念後,才理解到或許我的「幸運」,其實就是我在不知不覺中,透過大量的行動、長期耐心的準備,以及持續培養個人獨特性,讓自己更有機會「撞見」甚至「創造」屬於自己的好運。
▋2)保持真誠,是你能擁有的最強商業策略
Naval 在 podcast 中有提到說,他在經商還有選擇合作夥伴時,非常重視對方的「誠信」(Integrity)與「道德」(Ethical)這兩個特質。
他認為,只有保持真誠、誠信與道德,才能真正建立長期共贏的關係。
Naval 也有拿巴菲特來舉例,巴菲特就是因為誠信與正直,能吸引來許多獨家投資機會,這是因為人們信任他的品格,願意將珍貴的機會交到他手上。
因此,保持真誠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你長期成功的核心策略。只有真誠才能持續吸引真正願意與你長期合作的人,避免陷入短暫而不穩定的關係中。
▋3)媒體與程式,是現代最強的財富槓桿
Naval 認為,媒體(media)和程式(coding)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槓桿工具。
和過去只能靠資本與勞力的時代相比,這兩樣東西既能規模化,又幾乎零成本,任何人都可以用。
在 Naval 看來,「媒體」(Media)的核心價值在於:
- 一次創作,無限複製:你製作了一段影片、一個 Podcast、一篇文章之後,你的內容可以無限次地接觸到潛在客戶。
- 沒有地理與時間限制:網路讓媒體產品不受地理和時間限制,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製作內容,都能輕鬆傳播到全球各地。
- 幾乎零邊際成本:每增加一個新讀者、聽眾或觀眾,幾乎不需要額外成本。如果你懂得用內容去贏得大量觀眾的關注,它會變成你最有力的槓桿工具。
至於「程式」(Coding),Naval 則認為它的價值在於:
- 自動化與規模化:程式能夠不眠不休、自動化處理大量複雜的任務,透過程式,你可以建立一個持續運轉、自動化提供價值的系統。
- 複製速度快且無限:一個 App 在受到市場驗證,並製作完成之後,就能服務全球幾百萬甚至上億用戶。
像 Notion、ClickFunnels 或 Canva,都是透過程式創造出可快速規模化的產品。一個工程師團隊透過程式,就能服務全球數百萬的使用者,這種巨大的槓桿效果是傳統勞動難以做到的。
▋4)同時具備「打造產品」與「銷售」能力的人,這輩子不會窮
延伸上一點,Naval 在 podcast 中有提到說:
❝ 學會打造產品,也學會把它賣出去,你這輩子基本上不愁吃穿。❞
更具體來講:
- 懂的銷售(Sell):知道如何說服別人使用你的產品。
- 又會打造產品(Build):也就是懂的透過媒體與程式創造有價值的內容或服務。
只要你學會這兩種能力,你就能同時利用「媒體」&「程式」創造出豐盛的財富。
舉個例子:
假設你是個健身教練,你過去只能一對一服務客戶。現在你決定:
- 透過拍攝影片(Media)打造你的個人品牌影響力,還有製作健身課程;
- 把賺到的錢再投入去開發一個 App(Coding)提供更客製化的訓練計劃。
這樣做之後,你從一個月只能服務幾十位客戶,瞬間變成可服務全球數千甚至數十萬人,收入天花板也越來越高。
▋5)逃離競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勇敢做自己」
我常在社群上看到有人說「自媒體/個人品牌現在已經很多人在做了,市場早就飽和了。」;每次聽到這種言論,我都覺得哪裡怪怪的,卻又說不出哪裡怪。
直到我聽到 Naval 講的一個觀點,才突然像被點醒一樣,完全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他說:
❝ 別模仿,也別抄襲。就專心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沒有人能贏得了「做你自己」這場競賽。你越真實、越活在自己熱愛的事物裡,世界上能跟你競爭的人就越少。❞
他接著說:
❝ 說穿了,逃離競爭最有效的方法,其實就是「做自己」,因為你就是獨一無二的,沒人能成為你、也沒人能跟你爭。❞
簡單來說,如果你能從「你自己」出發去經營自媒體,你根本不需要擔心被取代,因為:
- 每個人的背景、經歷、成長軌跡,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真實的東西,AI 抄不來、別人學不走。
- 當你的內容是建立在個人的經驗與故事之上,它就會自然形成一種強烈的辨識度和情感連結,這就是你個人品牌的護城河(moat)。
例如:
- 你在職涯轉換過程中的掙扎與啟發,成為鼓舞別人的故事。
- 你從零開始建立事業的經驗與細節分享,是其他人無法複製的內容。
- 你的個性與觀點,不論有多奇特,都會吸引相同價值觀或喜好的受眾。
這些,就是你的個人品牌的「差異化」,都是你無可取代的地方。
相反地,如果你只是模仿別人、複製別人的表面形式,那你就會很容易陷入「個人品牌競爭很激烈」的陷阱,因為當下的你,確實跟別人沒什麼區別。
▋6)你的「獨特知識」,是你最無可替代的核心資產
Naval 很常在社群上提到「獨特知識」(specific knowledge)這個概念。
根據他在 podcast 影片中的原話,翻成中文大概是這樣:
❝ 獨特知識,是你憑著個人好奇心、經驗與興趣自然累積出來的知識或能力。它通常不會在學校教,也很難複製、很難傳授。❞
這種知識通常具備以下 3 大特性:
- 很難複製,很難教學:它不是什麼標準答案,更不是一套教材可以交代完的東西,而是你在某個領域反覆實作、踩坑、失敗累積後才長出來的能力與洞察。
- 源自個人好奇心與熱情:它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硬背的知識,而是你天生就喜歡、會自動投入的事,也因為這樣,你才會願意花費遠超常人的時間與心力,最終培養出你的獨特優勢。
- 極具創意性或技術性:像是把複雜知識說得簡單的能力;又或是根據特定情境,設計出一套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不管是寫程式還是做內容)。
舉幾個例子:
- 你懂心理學 + 喜歡拍片 + 擅長說故事 👉 最終可能發展出說故事式的短影音行銷能力,成為品牌背後最搶手的操盤手。
- 你有文案底子 + 喜歡心理學 + 深受身心靈影響過 👉 幫助心靈導師、療癒系品牌打造高轉換銷售頁還有社群內容。
至於為什麼我認為「獨特知識」是繼前面提到的「媒體」&「程式」之後,你能擁有的另一大槓桿,就是因為越獨特的知識,就越難被取代。
這種知識,不是從 ChatGPT prompt 裡就能生出來的。
特別是在這個 AI 加速發展的時代,任何可以標準化、可量產的知識,最後都會被自動化淘汰。
但「獨特知識」不一樣,它是:
- 根植於你的人格與背景
- 無法從書本複製
- 無法靠培訓量產
- 很難被 AI 模仿
也因此,它會成為你無可取代的核心資產。
而一旦你懂得怎麼把這份「獨特知識」包裝起來,變成極具吸引力的產品,它也會成為你跟客戶收高單價的「底氣」。
因為,整個市場只有少數人,甚至可能只有你一人,能帶給他們想要的成果。
▋7)快樂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可以練習的技能
很多人都知道,賺錢再重要,內在的快樂與健康還是得擺在第一位。
畢竟財富只是一個放大器,如果你在沒錢的時候就已經很痛苦、厭世,那當你有錢之後,這些問題只會被放大,甚至讓你變得更焦慮、更貪婪。
但現實是,99% 的人都是先拼命賺錢,然後才開始關注健康,最後才問自己:「我快樂嗎?」
等到回過頭來看,才驚覺:
- 有錢了,但身體垮了
- 身體好了,但每天情緒焦慮、不滿足
- 表面上看起來成功又風光,內心卻空虛痛苦
而 Naval 的核心人生觀正好相反,他認為,你應該先培養內在的平靜與快樂,再來是健康,最後是財富。
他有句話我很喜歡,他說:❝ 快樂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技能,你可以透過練習來強化它。❞
很多人都誤以為快樂是「達成某個目標」的結果,例如:
- 我賺到第一桶金,就會快樂;
- 我結婚買房,就會快樂;
- 我出名了,就會快樂。
但 Naval 認為,快樂是一種主動可以「選擇」的狀態,像健身、冥想一樣,是可以練出來的。
他也有提到很有詩意的一段話:❝ 平靜是靜止的快樂,快樂是移動中的平靜。❞
意思就是,你內在的平靜,其實就是快樂的根本來源。
- 當你能專注當下,不焦慮、不煩躁、不執著時,就是「平靜」;
- 而當你從這個狀態出發去行動、創作、表達時,就是「快樂」。
簡單來說,快樂不是追來的,當你夠平靜時,它自然就會浮現。
▋結言
以上就是我在聽 Naval 這集 podcast 時,獲得的 7 個啟發。
他的這部 podcast 也算得上是國外創業圈公認必聽的 podcast 之一,資訊量是真的很龐大,上面分享的內容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如果你也對這些內容有興趣,可以直接到 YouTube 搜尋關鍵字 「How To Get Rich Naval」,就能找到完整內容來聽囉。
── 𝒁𝒂𝒄 𝑷𝒉𝒖𝒂..✍🏻 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