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露臉、零廣告、光靠寫作賺到百萬身價!

前陣子在飛往吉隆坡的飛機上,終於讀完了 Jemmy Ko 寫的《 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 》。

這邊就來分享 7 個讓我很有收穫的重要寫作觀念。

btw 因為 Jemmy 在書中有提到一個技巧:

最極致的速度感是讓人「馬上讀完」。怎麼做? 在開頭直接「暴雷」、秀答案,讓搜尋者查完馬上去做自己的事。

👌🏻 ok 沒問題,開頭就直接給大家「馬上讀完」重點內容:

1)文字是所有內容的根基。只要人類文明不滅,對文字的需求就不會消失。那些說短影音時代來了,沒人會讀文字,只會顯得他們孤陋寡聞。

2)AI 會取代所有「懶惰思考」的創作者。在 AI 時代,因為大部分人連腦袋都懶得用了,所以能提供獨特見解的創作者只會越來越少,他們的價值也會水漲船高。

3)只要你的文章夠有價值、有深度,讀者不只會讀完,還會主動分享給別人。記住這句話:人們不介意讀長文,他們介意的是浪費時間讀廢文。

4)長文之所以有效,能被網友瘋傳,就兩個主因:1. 長文能提供更完整的資料;2. 很少人願意寫長文,而越稀有的東西,就越珍貴。

5)寫作變現的關鍵,不是花一個星期寫「完美」的文章,而是穩定輸出更多的內容,讓你的文章有更多機會被市場看到。記得:比爛文章更慘的,是沒發文。

6)爆文不是作者能隨意控制的,爆文只能靠「幸運」產生。作者能控制的只有「產量」。只是,產量越高,幸運的發生次數就越多。

7)寫作不是文學,是心理學和物理學。 人類永遠違抗不了的 17 個寫作鐵則,我已經在下方完整列出來,記得滑下去看,這是寶藏資訊哦!

以下是完整版內容。

▋1)文字是所有內容的根基

在短影音當道的時代,我們很容易以為 「文字內容已經沒人看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Jemmy 在書中提到:

人類語言的四大核心能力:聽、說、讀、寫,其中一半與文字直接相關。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文字一直都是知識的載體,見證了從象形文字到數位時代的演變。

所以只要人類文明不滅,對文字的需求就不會消失。

我們每天滑過的社群貼文、點擊的推播通知、瀏覽的標題,甚至觀看短影音時讀著的字幕,這些全都是文字的變形。無論媒介如何變化,資訊的傳遞仍然離不開文字。

這也讓我想到 Dan Koe 曾經在文章中分享的一個觀點,完美呼應了 Jemmy 的這個核心概念。他說:

❝ Twitter 推文? 寫作。

Threads? 寫作。

電子報? 還是寫作。

部落格文章? 廢話,當然是寫作。

YouTube 影片?好的影片都是先從寫好腳本開始。

IG Reels & TikTok? 你可以把好的推文拍成影片。

IG 圖片? 你一樣可以把寫過的爆文變成圖片。

你發現了嗎?這些內容的核心,都是文字,而且這份清單還能繼續列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以及我服務過的客戶和許多創作者朋友,能比那些只靠漂亮臉蛋、曬身材博流量的「網紅」,獲得更多互動、更多粉絲,甚至更多成交。

原因就一個:學會影響力寫作。❞ ── Dan Koe

所以不管你是創作者、行銷人、還是個人品牌經營者,只要你能夠清楚表達,懂得用文字打動人心,你就掌握了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能力之一:影響力寫作。

▋2)AI 會取代所有「懶惰思考」的創作者

兩週前,我到吉隆坡參加兩位行銷前輩舉辦的線下課,當時有超多學弟妹跑來問我一個問題:

💬「Zac,我都有在看你的文章!很好奇你平時寫作有在用 AI 嗎?你覺得 AI 未來會取代寫手嗎?」

我當時都回覆說:

肯定有啊,AI 那麼好用,但我只用它來構思主題和大綱,還有文章寫完後進行潤飾。至於中間寫作的部分,我還是得自己親手寫。

為什麼?

因為 AI 不是我。它沒有經歷過我所經歷的事,無法取代我的思考和見解。

剛好,Jemmy 在書中提到的 3 個重點,完美印證了我的觀點:

(一)AI 本質上是個技術精湛的接龍高手,創作能力拙劣的低級寫手。

AI 的本質,是根據訓練數據來預測「最可能出現的詞」。

所以它產出的內容,大多是基於既有資料的最佳組合。

但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來自於:

  • 真實經歷
  • 從自身經歷領悟到的獨特見解與教訓

這些都是 AI 無法憑空創造的,因為它就是一台冷冰冰的機器,不是人。

(二)當 AI 農場文泛濫,真正懂寫作、會思考的人,反而變得更加稀缺珍貴。

因為 AI 的出現,導致很多人連腦袋都懶得用了,不願思考,但這也是你作為寫手的好消息。

因為當別人都在用 AI 生成各種劣質農場文之後,你只需要比別人…

  • 多做些研究
  • 多閱讀充實自己
  • 還有多動點腦筋

你就能寫出 AI 難以取代的高價值內容了。

(三)所以,真正厲害的創作者,不會害怕 AI,因為他們知道:

  • 聰明的寫手會用 AI 提高效率,而不是讓 AI 代替自己的思考。重點是它也無法完全替代,因為 AI 就不是你。
  • AI 無法「創造」獨特視角,但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正是來自於個人的真實經歷、獨特見解,還有深度思考。

記住,寫作的本質不是「打字」,而是「思考」,而文字則是思考的具象化產物。

如果一個人寫作只是機械式地拼湊資訊,那真的是活該被 AI 取代 🙄

但如果你能利用 AI 快速整理資訊,並且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觀點,你的價值只會不斷提升,甚至變得不可替代。

▋3)不是觀眾不喜歡看長文,是因為你的長文無聊到沒人想看!

另一個我當時在線下課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這個:

💬「Zac,我看你在社群和 email 寫的都是長文,真的無法理解現在短影片時代,觀眾注意力都原來越短的情況下,真的還有人願意看這麼長的文章嗎?」

我當時已經在飛機上讀完 Jemmy 的書,所以直接引用了他的觀點來回覆:

❝ 長文如果會嚇跑人,不是因為字數多,而是因為作者把它寫得太無聊。❞ ── Jemmy Ko

現代人的時間很有限,注意力破碎也是事實。

但如果你的文章夠有價值、有深度,讀者不只會讀完,還會主動分享給別人。

真正決定一篇文章能否吸引讀者讀下去的,從來都不是篇幅,而是:

  • 文章簡單好懂:把複雜的概念講清楚,讓讀者能輕鬆理解,而不是用艱澀詞彙賣弄學問。

  • 內容乾貨滿滿:文章要能解決讀者的問題,而不是寫一堆空泛的理論或大道理。

  • 刪掉所有「冗長廢話」:別以為字多就代表專業,讀者不會因為你寫了 5000 字就感激你,除非你能讓他們快速獲取價值。

記住這句話:人們不介意讀長文,他們介意的是浪費時間讀廢文。

▋4)長文之所以有效,主要是兩個原因:值得分享 & 超稀有

(一)長文比起短文,更值得分享

有關注 Jemmy 的讀者都知道,他的爆文幾乎都是破千字的長文。

而我過去寫過的爆文,多半也是破千字的長文。

Jemmy 在書中有提到:

長文有什麼魅力?它憑什麼流行、字數多就了不起嗎? 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引發高分享的關鍵不在於篇幅長短,在於「值得分享」。

也就是說,長文之所以容易被瘋傳,並不是因為字多,而是因為它:

  • 比較容易提供讀者更多實用的資訊,幫助讀者解決問題,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知識。
  • 讓讀者節省時間,把他們未來可能需要查找的資料,濃縮成一篇文章,讓他們「讀完 = 賺到」。

當你的文章對讀者來說 「讀完=賺到」,他們自然願意收藏、分享、推薦給朋友,這也是長文更容易爆紅的核心原因。

(二)沒人願意寫長文,所以它很稀有,而越稀有的東西,就越珍貴

Jemmy 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

❝ 社群希望讀者看到的貼文都保持平衡,所以各種貼文的形式有一定比例的「配額」。 ❞

❝ 如果大家發文都是「圖片」,你再發同樣形式的貼文可能就會被稀釋,不太容易被看到。 相反地,很少人經營的「純文字長文」就超稀有,發了沒人跟你搶,觸及也很容易被拉高。 ❞

換句話說,當市場充斥著各種智障短影音時,願意寫長文的人,反而更容易成為「一股清流」,吸引那些真正願意深入學習的讀者。

也因為沒人跟你搶,你的長文能在演算法下獲得更大的曝光紅利!

但這是否代表短文完全沒價值? 當然不是。

我個人認為,短文和長文,其實應該相輔相成,才能把影響力最大化。

  • 短文的目的是抓眼球、搶流量,快速吸引新讀者的注意力。
  • 長文的目的是建立權威、培養信任感,讓讀者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短文是為了「流量」,長文是為了「留量」。

▋5)想用寫作變現,從一開始就不該放感情

我認為,網路變現的核心,其實就只需要 3 樣東西:

(一)Offer – 你能為市場提供什麼價值?(你的產品或服務)

(二)Traffic – 有多少人知道你的價值?(你的流量來源)

(三)Conversion – 你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足夠有說服力,讓市場買單?(行銷包裝與轉換體系,也就是我們常講的 funnel)

而寫作,就是其中一個可以讓更多人看見你的價值的方式。(Traffic)

這也意味著,如果你不發文,市場根本不知道你存在。

所以與其花一個禮拜打磨一篇「完美文章」,不如每天發文,直接丟到市場上幫你測試什麼內容有效。

記得:

  • 市場不會因為你寫了 5000 字就自動為你鼓掌,內容沒人看,一切等於零。
  • 你以為不夠完美,市場可能根本不在乎,只要能解決讀者問題,它就是好文章。

想要寫作變現,請先把感情丟一邊,有 60 分就可以發了。

因為就像 Jemmy 講的:❝ 比爛文章更慘的,是沒發文。

▋6)你無法控制爆文,只能控制產量

對於「爆文」,Jemmy 在書中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 …爆文不是作者能隨意控制的,爆文只能靠「幸運」產生。作者能控制的只有「產量」。只是,產量越高,幸運的發生次數就越多。

這就是為什麼,寫作變現的關鍵,不是花一個星期寫「完美」的文章,而是穩定輸出更多的內容,讓你的文章有更多機會被市場看到。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要堅持品質,才發文!

  • 但品質怎麼看?要用數據看;
  • 那數據怎樣?不知道。因為沒發文就沒數據;
  • 那為什麼還不發文?因為堅持品質,才發文;

…永無止境。

還是那句話:

比爛文章更慘的,是沒發文。❞ ── Jemmy Ko

▋7)寫作不是文學,是心理學和物理學。 人類永遠違抗不了的 17 個寫作鐵則

  1. 閱讀只能由上往下,越高處的文字權重越高。
  2. 標題決定打開率;開頭決定閱讀率。
  3. 標題不能讓人打開,下面文字就全部不用談。
  4. 文字的開端,如果不能讓人往下讀,後面文字就全部作廢。
  5. 閱讀只能由左往右,人類不能同時看見兩邊。
  6. 往右的距離越長,往下的讀速就越慢。
  7. 有速度感的文字都用短詞、短句、短段落。
  8.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讀者必定會先跳著看。
  9. 整篇文字裡,只看標題的人,超過內文的 6 倍。
  10. 文字如果不能讓人跳過,就絕不是好的文字。
  11. 最優美的排版只能是長方形,因為讀者用的是手機。
  12. 長文不會增加跳出率,難讀的爛短文才會。
  13. 閱讀難度和文字長度無關,重點是「順暢度」。
  14. 有深度的文字,必然要順暢、好讀。
  15. 專業的文字,都是用清晰、順暢的白話文寫。
  16. 寫作要先有「清晰度」,才有資格談「深度」。
  17. 讀者永遠是先在文字外面,只有作者才會待在裡面。

▋總結

呃…我在開頭就已經給總結了,這邊就不重寫了吧~

── 𝒁𝒂𝒄 𝑷𝒉𝒖𝒂..✍🏻 ツ

喜歡這篇文章嗎?可以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你可能會喜歡的相關文章...